基于地震烈度转换方法构建地震动衰减关系是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一直采用的方法,该方法最初由胡聿贤和张敏政(1984) 提出,解决了我国缺乏强震动观测记录而无法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难题,该方法利用研究区域(缺乏记录)和参考区域(有记录,通常选择美国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一定规则(等震级法、等距离法、最小扭曲映射原则、最小可逆扭曲映射原则)将参考区域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转换为研究区域的地震动衰减关系。霍俊荣(1989)、霍俊荣等(1992)进一步改进完善了地震烈度转换方法,推广应用于我国不同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构建(例如:汪素云等,2000;石树中和沈建文,2003;俞言祥和汪素云,2004,2006;雷建成等,2007;吕坚等,2009;俞言祥等,2013),在我国应用于工程中的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是基于地震烈度转换方法得到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Hong和Feng(2019, BSSA) 详细介绍了我国第三代至第五代区划图编制中建立地震动预测方程的地震烈度转化方法。

等震级法原理示意图